可愛的中一同學們:

收到你們所送的生日卡,暖流從心底湧上;每當我細閱卡上的文字,你們的笑臉就隨之浮現在我的腦海裡。你們就是上主差來的小天使,為我每天繁忙的工作注入動力。我深盼你們能在這所充滿愛心的學校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是我向天父的祈禱。

開學至今已差不多三個月了,我相信你們已熟習了校園的環境;倘若你仍感未能掌握中學的學習節奏,請不要過份憂慮,這是挺正常的。事實上,從小學升上中學,要學習和適應的事情頗多,只要不慌不亂,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難與挑戰。校長很想跟你分享你的師兄姐們的經驗,讓你更有準備,踏上中學成功路。

踏上中學初期,同學們會不期然常常跟小學比較。你最好的小學同學很可能升讀了不同中學,你可能仍懷緬小學時的班主任如何疼愛你;然而,這樣的懷緬與比較會窒礙你的前進的。校長不是要求同學拋棄過去的回憶,這是不必要且是不可能的,相反地我希望你能對過去的回憶珍之重之。我只想強調的是中學始終有別於小學,事事比較只會徒添負面情緒,取而代之該是探索新事物的精神,每當遇上不熟悉的人和事時,第一個反應可以是:這很有趣,我從未遇見過呢!這種探索的精神會帶領我們闖進更廣闊的學習天空。

此外,踏上中學後同學們的學習習慣是必須改變的。小學的學習內容相對顯淺,且經過小六全港性系統評估或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等統一考試的洗禮,同學們對應試學習的要求已相當熟悉,事事探求標準答案,並誤以為這就是學習的全部。當然,中學的學習也有應試的部份,但並非所有學習活動都是如此,老師可能只會提供範圍、指引、框架,當然還有呈交報告日期(往往是數日、數周,甚至數月後),同學就要對研習有所規劃,管理時間,按部就班,完成課業,這對同學來說是重大的挑戰。

除了學習習慣外,生活習慣也應該來個大革新。以往同學可能因小學就近入學的原則,不用長途跋涉,現在每天可能花上不少時間於交通上;此外,豐富多姿的課外活動叫人蠢蠢欲試,若再加上校外的訓練項目、網上娛樂等,一天縱使有四十八小時也不夠用。故此,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作息有序,顯得非常重要。以往喜愛的網上娛樂,亦應適可而止,才有充足精神迎接一天的挑戰。

總括而言,改變是免不了的,這是成長所需付上的代價,但相信經過中學階段的鍛煉,成長的收穫必定豐碩纍纍。

作者為滙基書院(東九龍)校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執委

本文載於2014年11月24日《星島日報》教育版之「直言可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