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ulty of Chinese (Chinese Language, Putonghua)

國語文科

科目結構

本校中文科系統包括初中中國語文、新高中中國語文、
新高中中國文學等科目。

課程宗旨

1. 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自學能力;
2. 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3. 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性情;
4. 培養好學精神、積極的態度及正面價值觀;
5. 培養品德,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
6. 體認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 

學習領域 

1. 語文學習

語文領域的學習、內容,包括閱讀、寫作、聆聽、說話、文學、中華 文化、品德情意、思維、語文自學等範疇。

2. 共通能力

共通能力是所有學習領域共同培養的基本能力,主要是幫助學生學 會掌握知識、建構知識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共通能力包括 溝通能力、創造力、批判思考能力、協作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 力、推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研習能力。

3. 價值觀和態度

以《聖經》為基礎,透過品德情意的培養、文學和中華文化的學 習,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培養積極的態度。

課程結構

1. 初中中國語文每學段完成兩個單元,全年共六個單元,每單元都包 含讀、寫、聽、說、綜合等五種能力的訓練。

2. 初中單元以共通能力為主線(例如:理解建構能力、創作表達能力、 批判評價能力……),各級單元為漸進式設計,因應每級的不同程 度,設計不同深度的教材及評估要求,讓學生按層次逐步提升語文 能力。

3. 每單元雖以不同篇章為教材,但都設「精讀篇章」,要求同學更仔 細掌握精讀篇章的作法、內容;此外,透過文言篇章,加強學生的 文言文理解能力。除了學習修辭表達、組織結構等技巧,亦透過篇 章、內容塑造同學的品德情意、建立價值觀。

 

課程特色

  1. 中一至中三每級部分班別按學生能力施行普通話教學。

  2. 本校中國語文學習以能力訓練為重點,體現在閱讀、寫作、聆聽、
    說話和綜合訓練各卷別之中。為了深化學習,我們運用螺旋式學
    習的概念,在複習所學基礎上,再進行學習,讓學生溫故知新。

  3. 要求學生透過備課、筆記、札記去主動學習,並深化所學。

  4. 在適當的課題引用《聖經》為教材或以《聖經》觀點評核,激發同
    學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5. 透過生活課題與活動,讓同學從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學習更生活化。

評核方式

1. 日常課業(包括預習、問答、剪報等)
2. 寫作練習(包括短文寫作、實用文寫作、命題寫作等) 3. 聆聽及視訊練習
4. 短講、小組討論及分組研習訓練
5. 綜合能力活動
6. 默書
7. 評估
8. 考試 

 

通話科

本科學習總目標

本科的學習總目標,以培養學生聽、說普通話的能力為主,培養朗讀
能力、拼寫能力及增進與本科有關的語言文化知識為輔。

1. 培養聆聽、說話、朗讀等語言能力,以及自學能力。
2. 增進與本科有關的語言知識,以及對中國文化的認識。
3. 提高對本科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不同學習範疇的學習目標 

聆聽
增強聆聽能力,以理解話語的內容;培養聆聽的興趣及良好的聆聽態度。

1. 培養聆聽的基本能力。
2. 聽懂各類型話語。
3. 培養聆聽的興趣及良好的聆聽態度。 

 

說話
增強說話能力,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與人良好溝通。

1. 培養說話的基本能力。
2. 掌握各類型話語。
3. 培養良好的說話態度和習慣。 

 

閱讀
培養朗讀及自學能力;增進與本科有關的語言知識,以及對中國文化 的認識。

1. 培養朗讀的基本能力。
2. 朗讀各類型作品。
3. 積累詞匯、掌握句型。
4. 增進語言基本知識。
5. 增進對中國文化的認識。
6. 培養朗讀和閱讀的興趣及良好的習慣和態度。

拼寫
培養運用漢語拼音或注音符號的能力,以提高自學能力。